脉但浮者,为阳盛,必先烦而有汗;阳脉微者,为阳虚,必先振栗而汗出。后凡言太阳病者,必据此条脉症。
假令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,以营气不足、血少故也。瘥后昏沉不醒,知母麻黄汤取微汗;胃脘有热,虚烦而呕,竹叶石膏汤加生姜;呕吐不已,膈瘥后从腰以下有水,牡蛎泽泻散。
阳明病,脉浮无汗而喘者,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病在表用气分药,病在里用血分药。
潦水味薄,能降火而除湿,故以为使。太阴为阴中之阴而主寒,故不渴;厥阴为阴中之阳而主热,故消渴也。
故桂枝佐麻黄,则开玄府而逐卫分之邪,令无汗者有汗而解,故曰发汗;桂枝率生姜,则开腠理而驱营分之邪,令有汗者复汗而解,故曰解肌。若谓汤伤寒,医下之,续得下利清谷不止,身疼痛者,急当救里;后清便自调,身体痛者,急当救表。
名曰新加者,见表未解无补中法,今因脉沉迟而始用之,与用四逆汤治身疼脉沉之法同义。即阳明病脉迟汗出多者宜之,太阴病脉浮者亦宜之。